7月17日,陣雨後的夜晚,星星清亮可見。河北省崇禮縣清三營鄉寄宿制小學的操場上,男生們藉著昏黃的路燈追逐著,嘻嘻哈哈滾倒在地;而幾名五年級的女生擠在一起,憧憬著即將到來的暑假。
  沿著學校欄桿外的泥巴路向南約30公里,就是崇禮的縣城。不久前,這裡因和北京聯合申辦冬奧會而聲名鵲起。在這座只有約60輛正規出租車的縣城裡,新建的酒店式公寓已經賣到8000元1平方米,買家大多來自200多公裡外的北京,他們夏天來避暑,冬天來滑雪。據人民網的數據顯示,2013年崇禮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979元,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8526元。
  薛蕊和女同學在一起,紅撲撲的臉上一掃前一天的拘謹。那天,“故鄉溫度——京冀蒙聯動主題影像拍攝”活動的志願者為她和爺爺奶奶拍合影照,薛蕊說第一次有這麼多人給自己拍照,有點緊張。這次活動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北京青少年網絡文化發展中心發起,來自“越野e族”等各方志願者希望通過為留守兒童、留守老人拍“缺位”的家庭合影照,喚起外出務工青年對家鄉的關愛,並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。
  和學校里大部分住校的孩子一樣,薛蕊每天有1元零花錢,不過她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買零食,而是盡可能地存了起來:“我想給爺爺奶奶在縣城買房子,我不想把他們扔在老家”。薛蕊很小時,父母離了婚,並且分別組建了新的家庭。在北京打工的父親很少回來,她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。薛蕊心疼老人,一有空就去地里鋤草、割莜麥,幫著他們打理20多畝地和25只羊。這兩天,薛蕊聽說父親為了照顧她進城讀中學,準備在當地縣城買房,既高興又擔憂。
  據清三營鄉寄宿制小學的老師介紹,這裡窮,離婚率非常高,學生中父母在外務工的比例也很高,占到了五成。27歲的楊志強老師在這裡工作5年了,他試著去和這些孩子做朋友,和他們交心,但剛剛做父親的他明白自己的關愛終究替代不了父母親情。
  5歲的天河還在上學前班,鞋破了,腳趾露在外面,黑黝黝的一層泥巴。天河的父母在北京務工,家中83歲的爺爺實在無力給天河更多照顧,只能讓他住校。“留守兒童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”,有著20多年教齡的白玉秀老師發現這些學生更敏感,不善交流,在她看來:“在外打工的家長可以給孩子物質上的補償,買衣服,買零食,但在生活上、情感上無法彌補。”薛蕊說,自己遇到難過的事,不願跟父母、老師,甚至同學交流,大部分時間就自己琢磨,也許能想出辦法解決,也許就不了了之。
  蔣玲也明顯地感覺到了女兒的變化,“性子變得急躁,不願和人溝通,和人相處時沒有以前那麼懂禮貌了”。
  蔣玲18歲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打工,認識了家在草原的丈夫。婚後不久,女兒蓉敏在北京出生。蓉敏4歲半時,因為無法進入北京的公立幼兒園讀書,只好被送回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中旗的奶奶家。蔣玲每周六都會給女兒打電話,每個月都會去看女兒。因為每周只有一天休息,她通常周六下班後從東五環外的工廠趕往北京西站,坐一夜火車,清晨到家,陪女兒待上大半天,當晚再坐一夜火車趕回北京。看到女兒的變化,蔣玲很揪心。她和丈夫回老家做小生意,無奈缺少經驗,打工多年攢下的十幾萬元很快就賠光了,還欠下了外債。今年過完年,夫妻倆只好再次南下北京打工,蔣玲又開始了每月一次、30個小時往返800公里的探女之路。
  蔣玲仰著頭眼淚卻不住地流下來:“明明很想念女兒,但每次見面,我們卻沒有什麼話可說。”在察右中旗蓉敏和奶奶租住的不到10平方米的平房裡,8歲的蓉敏在牆上歪歪扭扭地寫道:“蔣玲是蓉敏的媽媽,叫媽媽。”
  蔣玲的未來只有一個目標,就是和女兒生活在一起。不過在楊志強老師看來,留守兒童、留守老人是這個時代和社會的問題,僅靠家庭、學校來改變現狀是很有限的。  (原標題:孤寂的夏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41mefa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